綜合專家以及多位退休過來人的經驗,「金錢、健康、快樂」是能夠擁有一個舒適退休生活的3大要件。
其中,金錢準備與快樂生活最被重視,成為建議的重心,這也符合民眾平日常忽視健康、認為自己不致於那麼倒楣,會遇到重大健康問題的現況。

然而根據《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一書作者朱國鳳所強調,低估老後變弱的情況、高估因應能力,會讓老後的自己可能面對無法自主生活,以及沉重的長期照護負擔等,建議最晚50歲開始一定要注意與保養身體健康,並將老後長照的資金需求納入退休金準備。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參考專家與過來人的建議,抓住大原則及早準備,快樂退休生活的3大要件是可行、可達成的目標。

要件1 金錢準備 
退休前要節約生活、及早理財


關於錢,不用太擔心。原因有3:①擔心也沒用、②8~9成民眾的退休金情況都差不多、③錢不一定能買到幸福。正確的態度與作法是,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弄清楚有多少錢可花,然後隨著退休後不同階段與身體情況,計劃並調整用錢節奏即可。

財務準備最重要,若有財務壓力,其他的追求、擔憂都相對不重要,建議仍在工作者,生活簡約並及早理財。20~30歲時好好工作、傻傻存錢,存了錢就買元大高股息ETF(0056);30~40歲時一定要買保險跟房子;40歲以上,通常薪水比較多,也有房子,可以做一點風險性投資,例如股票投資;50~60歲開始輕鬆理財;60歲以上,就開心花錢。

退休前要先了解每月基本生活費用需要多少,確認有足夠的財務準備來支付,才能在財務無憂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學畫畫、書法,以及每年不定期與朋友到國外自助旅行。

建議要有足夠的退休金與適當安排,例如333配置:三分之一資金放在保守與穩定的資產,目標是每月固定拿息;三分之一資金拿來風險性投資,例如股票,此時要有萬一套牢的準備;最後的三分之一放在現金,除了讓自己有資金可以危機入市,也能當作緊急需求金。 

要件2 健康準備 
最晚50歲開始要養生


2、30歲成立的讀書會,成員多是雅痞族,每次聚會談的都是哪裡好玩、好吃這些話題,但過50歲後,見面問的是哪裡有好醫生?其實,年輕時都不知道自己有膝蓋,等到關節出問題,才知道膝蓋的存在;以前都不知道器官長在哪、長怎樣,到一定年齡就都知道了。

由於本身學醫,我並不認為抗老與養生可以用錢來快速達成,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來做起,老生常談的早睡早起、運動才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養生的因素較為複雜且因人而異,但對我而言,養生還包括養出生命態度,細細品嘗生命滋味,享受生命時光。
根據日本與台灣的統計,腦中風、衰老、骨折、心血管疾病、關節疾病是5大造成失能、長期臥床的元兇。此外,50歲是老化轉折點,因此建議,最晚50歲開始應注意與維持健康,才能降低老後變弱、失能、甚至失智的情況。

 

  1. 首頁
  2. 生活理財家

樂活退休 先盤點這3件事

An awesome picture

綜合專家以及多位退休過來人的經驗,「金錢、健康、快樂」是能夠擁有一個舒適退休生活的3大要件。
其中,金錢準備與快樂生活最被重視,成為建議的重心,這也符合民眾平日常忽視健康、認為自己不致於那麼倒楣,會遇到重大健康問題的現況。

然而根據《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一書作者朱國鳳所強調,低估老後變弱的情況、高估因應能力,會讓老後的自己可能面對無法自主生活,以及沉重的長期照護負擔等,建議最晚50歲開始一定要注意與保養身體健康,並將老後長照的資金需求納入退休金準備。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參考專家與過來人的建議,抓住大原則及早準備,快樂退休生活的3大要件是可行、可達成的目標。

要件1 金錢準備 
退休前要節約生活、及早理財


關於錢,不用太擔心。原因有3:①擔心也沒用、②8~9成民眾的退休金情況都差不多、③錢不一定能買到幸福。正確的態度與作法是,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弄清楚有多少錢可花,然後隨著退休後不同階段與身體情況,計劃並調整用錢節奏即可。

財務準備最重要,若有財務壓力,其他的追求、擔憂都相對不重要,建議仍在工作者,生活簡約並及早理財。20~30歲時好好工作、傻傻存錢,存了錢就買元大高股息ETF(0056);30~40歲時一定要買保險跟房子;40歲以上,通常薪水比較多,也有房子,可以做一點風險性投資,例如股票投資;50~60歲開始輕鬆理財;60歲以上,就開心花錢。

退休前要先了解每月基本生活費用需要多少,確認有足夠的財務準備來支付,才能在財務無憂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學畫畫、書法,以及每年不定期與朋友到國外自助旅行。

建議要有足夠的退休金與適當安排,例如333配置:三分之一資金放在保守與穩定的資產,目標是每月固定拿息;三分之一資金拿來風險性投資,例如股票,此時要有萬一套牢的準備;最後的三分之一放在現金,除了讓自己有資金可以危機入市,也能當作緊急需求金。 

要件2 健康準備 
最晚50歲開始要養生


2、30歲成立的讀書會,成員多是雅痞族,每次聚會談的都是哪裡好玩、好吃這些話題,但過50歲後,見面問的是哪裡有好醫生?其實,年輕時都不知道自己有膝蓋,等到關節出問題,才知道膝蓋的存在;以前都不知道器官長在哪、長怎樣,到一定年齡就都知道了。

由於本身學醫,我並不認為抗老與養生可以用錢來快速達成,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來做起,老生常談的早睡早起、運動才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養生的因素較為複雜且因人而異,但對我而言,養生還包括養出生命態度,細細品嘗生命滋味,享受生命時光。
根據日本與台灣的統計,腦中風、衰老、骨折、心血管疾病、關節疾病是5大造成失能、長期臥床的元兇。此外,50歲是老化轉折點,因此建議,最晚50歲開始應注意與維持健康,才能降低老後變弱、失能、甚至失智的情況。

 

理財工具推薦

    • 財經APP連續52個月排行第一名

    • 掃發票、同步手機載具,自動對獎&匯款

    • 獨家推出繳費中心,繳完自動記帳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