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40歲前對理財沒開竅的吳淡如,靠改掉錯誤的金錢觀念,迎接財富自由。她認為,人除了要有賺錢與處理金錢的能力,千萬不要憎恨錢。喜歡抱怨有錢人、埋怨別人炒房,錢就永遠不會來找你。
 
這幾年,大家對吳淡如的印象,早已逐漸從主持人和作家,轉移為日本買房代表和宜蘭民宿餐廳老闆,其實在財富上,吳淡如的成功來得很早,30歲時就靠賣暢銷書的版稅,賺進人生第一個1千萬元。
 
她的「含金量」有多高?房產達人廖大緯日前接受財經雜誌訪問時,推測吳淡如能在日本買房既賺匯差,又賺利差,應該至少有100萬美金的財力門檻。聽聞此事,吳淡如不停咯咯笑:「當然比這個數字多!」
 
出生公教家庭,父母不會投資理財,但是對個性倔強的女兒卻經常施以經濟制裁,讓吳淡如自小就體會「沒錢的不自由」,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我很不喜歡伸手跟人要錢的感覺,所以我賺錢的動力不是要有足夠的錢養老,而是擁有足夠的決定權,可以享受我要的生活。」
 
吳淡如生命中第一個理財老師是祖母,祖母的信念是「要好好讀書,讀了書才能靠自己賺錢,不用看人臉色。」這一點她一直奉為圭臬。但是,光有賺錢能力還不夠,吳淡如深信,人如果不想終其一生看別人的臉色過活,還得要有「處理金錢的能力」。
 
「處理金錢不只是賺錢和理財而已,還要有一種『定見』,才能不被任何風暴和耳語吹倒,繼續享受生活,得到你要的自由。」吳淡如說得淡然,卻是她在40歲前汲取失敗與成功經驗所換來的寶貴信念。她也大方分享對市場的觀察,可以發現,吳淡如在投資上的確很有個人定見。
 

投資要有定見
不要人云亦云

 
Q:截至目前,妳的股票投資報酬率是正還是負?
A:事實上,我的股票戰績大概是損益兩平,但是沒賺錢就等於賠錢,錢的價值是逐漸變薄的。
 
Q:聽起來應該有不少失敗經驗?
A:其實40歲以前,我在股票投資上繳了很多學費,主要是還沒建立自己的金錢邏輯。
 
例如,我認識一個好同學,他是某上市公司的總經理,他很感傷的跟我說,他為了公司那麼努力,結果股票只剩下個位數,然後跟我說其實公司第4季就會有錢進來。
 
我心想,應該要支持同學一下,於是不到10元買進,後來還是腰斬,等我再遇到他,他已經到別家公司上班了。
 
我的心得是,總經理的話也未必可信,他當然希望越多人支持公司股票越好啊!還有一次看晚報消息,記者寫說國內某家知名航運公司要買下A 航運公司的一半股權,我心想機不可失,何況股價那麼便宜,一萬股也沒多少錢,結果後來知名航運公司否認,表示根本沒有這個打算,於是A 公司下市了,我的股票也就變成壁紙。我有一堆諸如此類的教訓,當然也有賺錢的。
 
綜合歸納,我那些賺到錢的股票,都有個人格值得信任的老闆,這是最大的心得,所以這幾年,我不愛碰股票。
 
Q:妳的投資定見是什麼?
A:不要老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我認為最好的進場點是,客觀看來跌也跌不多,漲卻可能有可觀幅度的點。
 
金融風暴時,我自己已經操作好多年的外匯。我逢低買進澳幣,然而澳幣越來越低,最慘時全部資產損失30%,當時澳幣兌美金只有0.6,也就是不到18元台幣,我的成本大約在23元。
 
幸好我忍功一流,那是因為: 1、我遵守了安德烈‧ 托斯卡尼的說法,只做現款投資,不做融資,比較能忍。2、澳幣當時利率還有3%,忍下去不會太難,因為好歹還有利息。
 
結果我沒有等很久,在澳幣兌美金約0.9時(已經漲超過10年均值,約台幣30元),我把澳幣分批換成美金,一直換到它突破歷史天價1比1美金。
 
這時候台灣的銀行才開始大力銷售澳幣連動債,放6年保證收益聽起來好像滿高,但事實上是在澳幣最高檔時賣給你,得承受很大的匯差風險。我雖然沒有賺在最高點,但已經把金融風暴時的損失補回來了。


本文出自:Money錢2014年7月號第82期
 
  1. 首頁
  2. 基金

吳淡如的10個有錢特質 培養招財體質讓錢找到你

An awesome picture


自嘲40歲前對理財沒開竅的吳淡如,靠改掉錯誤的金錢觀念,迎接財富自由。她認為,人除了要有賺錢與處理金錢的能力,千萬不要憎恨錢。喜歡抱怨有錢人、埋怨別人炒房,錢就永遠不會來找你。
 
這幾年,大家對吳淡如的印象,早已逐漸從主持人和作家,轉移為日本買房代表和宜蘭民宿餐廳老闆,其實在財富上,吳淡如的成功來得很早,30歲時就靠賣暢銷書的版稅,賺進人生第一個1千萬元。
 
她的「含金量」有多高?房產達人廖大緯日前接受財經雜誌訪問時,推測吳淡如能在日本買房既賺匯差,又賺利差,應該至少有100萬美金的財力門檻。聽聞此事,吳淡如不停咯咯笑:「當然比這個數字多!」
 
出生公教家庭,父母不會投資理財,但是對個性倔強的女兒卻經常施以經濟制裁,讓吳淡如自小就體會「沒錢的不自由」,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我很不喜歡伸手跟人要錢的感覺,所以我賺錢的動力不是要有足夠的錢養老,而是擁有足夠的決定權,可以享受我要的生活。」
 
吳淡如生命中第一個理財老師是祖母,祖母的信念是「要好好讀書,讀了書才能靠自己賺錢,不用看人臉色。」這一點她一直奉為圭臬。但是,光有賺錢能力還不夠,吳淡如深信,人如果不想終其一生看別人的臉色過活,還得要有「處理金錢的能力」。
 
「處理金錢不只是賺錢和理財而已,還要有一種『定見』,才能不被任何風暴和耳語吹倒,繼續享受生活,得到你要的自由。」吳淡如說得淡然,卻是她在40歲前汲取失敗與成功經驗所換來的寶貴信念。她也大方分享對市場的觀察,可以發現,吳淡如在投資上的確很有個人定見。
 

投資要有定見
不要人云亦云

 
Q:截至目前,妳的股票投資報酬率是正還是負?
A:事實上,我的股票戰績大概是損益兩平,但是沒賺錢就等於賠錢,錢的價值是逐漸變薄的。
 
Q:聽起來應該有不少失敗經驗?
A:其實40歲以前,我在股票投資上繳了很多學費,主要是還沒建立自己的金錢邏輯。
 
例如,我認識一個好同學,他是某上市公司的總經理,他很感傷的跟我說,他為了公司那麼努力,結果股票只剩下個位數,然後跟我說其實公司第4季就會有錢進來。
 
我心想,應該要支持同學一下,於是不到10元買進,後來還是腰斬,等我再遇到他,他已經到別家公司上班了。
 
我的心得是,總經理的話也未必可信,他當然希望越多人支持公司股票越好啊!還有一次看晚報消息,記者寫說國內某家知名航運公司要買下A 航運公司的一半股權,我心想機不可失,何況股價那麼便宜,一萬股也沒多少錢,結果後來知名航運公司否認,表示根本沒有這個打算,於是A 公司下市了,我的股票也就變成壁紙。我有一堆諸如此類的教訓,當然也有賺錢的。
 
綜合歸納,我那些賺到錢的股票,都有個人格值得信任的老闆,這是最大的心得,所以這幾年,我不愛碰股票。
 
Q:妳的投資定見是什麼?
A:不要老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我認為最好的進場點是,客觀看來跌也跌不多,漲卻可能有可觀幅度的點。
 
金融風暴時,我自己已經操作好多年的外匯。我逢低買進澳幣,然而澳幣越來越低,最慘時全部資產損失30%,當時澳幣兌美金只有0.6,也就是不到18元台幣,我的成本大約在23元。
 
幸好我忍功一流,那是因為: 1、我遵守了安德烈‧ 托斯卡尼的說法,只做現款投資,不做融資,比較能忍。2、澳幣當時利率還有3%,忍下去不會太難,因為好歹還有利息。
 
結果我沒有等很久,在澳幣兌美金約0.9時(已經漲超過10年均值,約台幣30元),我把澳幣分批換成美金,一直換到它突破歷史天價1比1美金。
 
這時候台灣的銀行才開始大力銷售澳幣連動債,放6年保證收益聽起來好像滿高,但事實上是在澳幣最高檔時賣給你,得承受很大的匯差風險。我雖然沒有賺在最高點,但已經把金融風暴時的損失補回來了。


本文出自:Money錢2014年7月號第82期
 

理財工具推薦

  • 排行榜第一記帳神器
  • 掃發票一秒自動記帳
  • 預算管理、精細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