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管會及證期局支持之下,台灣證交所積極推動ETF、權證,並將逐步建立台股與新加坡、日本、英國等股市雙向投資機制,對推升台股應有助益。


在台股掛牌、號稱「投資懶人包」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去年不論是掛牌檔數、交易量都創下新高紀錄。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日前在《Money 錢》主辦的「2015 台股向前行高峰座談會」中表示,近期台股ETF 產品的國際能見度已大為提升,包括S&P(標準普爾)、中國主辦的ETF 國際研討會開始主動邀請台灣參加,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狀況。
 
金管會證期局長吳裕群強調,目前國內法規對於ETF 幾乎已完全開放,今年將建構雙幣(台幣 對人民幣或美元等其他幣別)ETF、原物料大宗商品期貨ETF等多元化商品,有助於台灣資本市場更加多元化,並透過適度連結境外標的,滿足台灣投資人全球資產配置及交易的需求,以提升市場動能及國際競爭力。
 
陸股大漲  A ETF 爆紅

ETF 以追蹤特定指數或價格為主,由於投資人沒有選股或選經理人的困擾,近年已成為國際主流投資工具之一。
 
林火燈表示,去年之前,ETF占台股成交比重僅約1.4%,日成交金額約10億出頭,但去年11月以來,滬港通上路帶動中國A 股上漲,加上主管機關開放槓桿及反向ETF 等創新產品,台股ETF日成交均量暴增到50億元,占大盤比重有時拉高到6%,甚至有2天單日成交量超過100億元。
 
「中國A 股ETF 在台股掛牌已好幾年,但一直到去年10月過後才爆紅,這在事前很難預料。如果去年台股有印度股市ETF,我猜也會爆紅。」林火燈認為,重點不是看現在ETF 成交量有多少,交易所站在服務投資人的立場,盡量提供更多元的選擇,等時機到了、需求浮現,成交量自然會放大。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洪茂蔚分析,國內ETF 產品能夠成功,除了稅率等交易成本具有吸引力,還要考量投資人的熟悉程度。「事實上,在美國掛牌的ETF 什麼都有,也吸引不少國內投資人下單交易,而國內的中國A 股ETF 之所以爆紅,有很大原因是國人較熟悉中國市場。如果換成印度或另一個距離遙遠的國家ETF,我直覺認為不是那麼容易成功。」他說。
 
槓桿反向ETF  叫好又叫座

傳統ETF 如台灣50(0050)屬於穩健的長期投資工具,但在金管會政策開放之下,證交所及國內投信業者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推出適合短期投資或避險的槓桿及反向ETF,分別涵蓋台股、中國A 股,掛牌後果如預期「叫好又叫座」,成為台股ETF爆量及爆紅的要角。
 
林火燈表示,在兩岸三地,台灣的ETF 產品創新腳步相對領先,繼去年推出全球第1檔A 股反向ETF,今年將陸續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包括追蹤黃金、原油等原物料價格的期貨ETF,其中有些ETF 產品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不高,有助於投資人分散風險,而投資人在國內只要透過一個證券戶,就可以交易所有ETF 產品,跟買賣股票沒兩樣。
 
有「台灣ETF 之父」美譽的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隨著投資人接受度提高、產品線越來越多元,台灣ETF 市場的發展已進入主升段,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噴發期,業者須強化產品研發設計、IT 系統、人才培訓、客戶服務等層面,尤其槓桿及反向等新ETF 產品「比較性感、活潑」,不像傳統ETF 那般「老實」,因此,對投資人的教育和保護也要加強,以免投資人因誤解而受傷害。
 
黃金、原油ETF 今年將掛牌問世

台灣首檔商品期貨ETF ──元大寶來黃金期貨ETF,已獲准募集。劉宗聖表示,今年國內將有黃金、原油等商品期貨ETF 問世,這是一大突破,意謂台灣ETF 產品版圖已由股票、跨境股票、槓桿/ 反向,延伸到商品原物料領域,讓台灣在大中華區的ETF 產品創新戰局再下一城。
 
劉宗聖指出,隨著在台股掛牌的ETF 產品更加多元化、國際化,國內投資人就可以省去跨國交易的麻煩及高昂成本,「目前國內投資人1年複委託(下單到國外交易)成交金額達1兆以上,大型券商複委託業務量1年超過1千億,如果能夠把這些錢『台股化』,以ETF 的方式留在國內交易,對台股成交量及發展會有很大助益,這可以從日本、韓國的經驗得到驗證。」
 
以中國A 股為例, 目前在台股掛牌、直接投資中國A 股的ETF 共有3檔, 分別是FB 上證(006205)、元上證(006206)、FH 滬深(006207),投資人不必飄洋過海到中國開戶,在國內有證券戶即可投資中國股市,不僅便捷、透明、交易成本較低,也比較有保障。
 
相較於中國股市,台股顯得溫吞,但如果投資人能善用去年下半年掛牌的台灣50槓桿及反向ETF作為輔助工具,就能在台股上漲時擴大戰果,下跌時也能進行避險,整體報酬率就會顯著提升。
 
傳統ETF 仍是要角 將推人民幣計價ETF

劉宗聖認為,近幾年台股企業獲利轉佳,主管機關大力推動激勵台股方案,可望帶動台股發生質變和量變,預期台股行情仍將大有可為,因此,傳統台股ETF如台灣50,在投資人的核心資產配置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有了槓桿及反向ETF,不論市場多空,ETF 投資人都有合適的賺錢、避險工具,即便做錯方向也頂多賠掉本金,不必承受期貨交易可能被追繳保證金的風險。相較於期貨,反向ETF 提供股票族在遇到系統性風險時,一個容易執行避險的工具,因為ETF 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無須保證金帳戶或考量轉倉問題。

海峽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台灣境內人民幣存款總額已突破3千億,並積極爭取成為香港之外另一個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證交所也規畫推出人民幣計價ETF,以滿足投資人對於人民幣投資理財的需求,增加人民幣存款去化管道。
 
有了追蹤國內外主要股市的槓桿與反向ETF,加上未來發行的商品期貨、人民幣計價等多元資產ETF,台股投資人就可以在一個證券帳戶內執行多元的投資,不論是趨勢、策略或配置等需求,都有合適的工具。除了ETF, 權證也是林火燈上任後積極推動的產品。台灣權證市場去年成交值成長率全球第一,除了歸功於各券商積極造市,林火燈更是主要推手。
 
台灣權證交易大躍進  成交值年增率全球之冠

過去1、2年, 台灣證券市場成交量受到證所稅大戶條款的影響,2013年日均量只有934 億元、2014年仍然壓抑在1200億元以下,但權證交易日均量、占大盤比重都有65% 以上高成長,顯示有更多投資人接受這種以小搏大的金融工具。
 
林火燈指出,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統計,去年8月台灣權證成交值首次超越韓國,晉升至世界第6名,至去年底更上層樓,躍升為世界第5名、亞洲第2名,在亞洲排名僅次於長期高居世界第一的香港。
 
傳統權證屬於短期投資或投機、避險工具,市場價值會隨著到期日接近而流失,證交所去年首度推出投資人可長期持有的創新產品──展延型牛證,又稱「存股證」,獲得市場熱烈迴響。
 
ETF +權證  可套利或避險

去年台灣權證發行檔數高達2萬5361檔, 年增26.51%, 林火燈表示,未來券商不見得要繼續衝刺發行檔數,重點宜放在增加交易量。他強調,國內權證的報價品質越來越好,資訊揭露也更加透明、完整,投資人如果有認真做功課,擬好交易策略加以執行,實際上是可以獲利的。
 
吳裕群指出,權證牽涉財務工程,比ETF 複雜,國內有很多檔權證成交量偏低,流動性不足,因此還要再加強發行券商的造市機制、對投資人的教育宣導。洪茂蔚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劉宗聖坦言,投資權證相對不容易賺到錢,而他曾經在香港工作3年,發現香港的權證交易極為活絡,而且有許多指數型權證,某個程度可補充期貨產品的不足,台灣可以借鏡,例如把黃金ETF 和相關權證結合在一起,形成解決方案或套利、避險工具。
 
至於未來將開放權證當沖以增加交易量,吳裕群認為這對於造市券商的挑戰不小,除了有證交稅等成本問題要考量,避險的技術難度也頗高,因此,未來開放權證當沖的成效仍有待觀察。

 

  1. 首頁
  2. 股市

「2015證券商品新發展」高峰座談會 政策多箭齊發 羊年台股向前行

An awesome picture


在金管會及證期局支持之下,台灣證交所積極推動ETF、權證,並將逐步建立台股與新加坡、日本、英國等股市雙向投資機制,對推升台股應有助益。


在台股掛牌、號稱「投資懶人包」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去年不論是掛牌檔數、交易量都創下新高紀錄。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日前在《Money 錢》主辦的「2015 台股向前行高峰座談會」中表示,近期台股ETF 產品的國際能見度已大為提升,包括S&P(標準普爾)、中國主辦的ETF 國際研討會開始主動邀請台灣參加,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狀況。
 
金管會證期局長吳裕群強調,目前國內法規對於ETF 幾乎已完全開放,今年將建構雙幣(台幣 對人民幣或美元等其他幣別)ETF、原物料大宗商品期貨ETF等多元化商品,有助於台灣資本市場更加多元化,並透過適度連結境外標的,滿足台灣投資人全球資產配置及交易的需求,以提升市場動能及國際競爭力。
 
陸股大漲  A ETF 爆紅

ETF 以追蹤特定指數或價格為主,由於投資人沒有選股或選經理人的困擾,近年已成為國際主流投資工具之一。
 
林火燈表示,去年之前,ETF占台股成交比重僅約1.4%,日成交金額約10億出頭,但去年11月以來,滬港通上路帶動中國A 股上漲,加上主管機關開放槓桿及反向ETF 等創新產品,台股ETF日成交均量暴增到50億元,占大盤比重有時拉高到6%,甚至有2天單日成交量超過100億元。
 
「中國A 股ETF 在台股掛牌已好幾年,但一直到去年10月過後才爆紅,這在事前很難預料。如果去年台股有印度股市ETF,我猜也會爆紅。」林火燈認為,重點不是看現在ETF 成交量有多少,交易所站在服務投資人的立場,盡量提供更多元的選擇,等時機到了、需求浮現,成交量自然會放大。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洪茂蔚分析,國內ETF 產品能夠成功,除了稅率等交易成本具有吸引力,還要考量投資人的熟悉程度。「事實上,在美國掛牌的ETF 什麼都有,也吸引不少國內投資人下單交易,而國內的中國A 股ETF 之所以爆紅,有很大原因是國人較熟悉中國市場。如果換成印度或另一個距離遙遠的國家ETF,我直覺認為不是那麼容易成功。」他說。
 
槓桿反向ETF  叫好又叫座

傳統ETF 如台灣50(0050)屬於穩健的長期投資工具,但在金管會政策開放之下,證交所及國內投信業者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推出適合短期投資或避險的槓桿及反向ETF,分別涵蓋台股、中國A 股,掛牌後果如預期「叫好又叫座」,成為台股ETF爆量及爆紅的要角。
 
林火燈表示,在兩岸三地,台灣的ETF 產品創新腳步相對領先,繼去年推出全球第1檔A 股反向ETF,今年將陸續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包括追蹤黃金、原油等原物料價格的期貨ETF,其中有些ETF 產品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不高,有助於投資人分散風險,而投資人在國內只要透過一個證券戶,就可以交易所有ETF 產品,跟買賣股票沒兩樣。
 
有「台灣ETF 之父」美譽的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隨著投資人接受度提高、產品線越來越多元,台灣ETF 市場的發展已進入主升段,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噴發期,業者須強化產品研發設計、IT 系統、人才培訓、客戶服務等層面,尤其槓桿及反向等新ETF 產品「比較性感、活潑」,不像傳統ETF 那般「老實」,因此,對投資人的教育和保護也要加強,以免投資人因誤解而受傷害。
 
黃金、原油ETF 今年將掛牌問世

台灣首檔商品期貨ETF ──元大寶來黃金期貨ETF,已獲准募集。劉宗聖表示,今年國內將有黃金、原油等商品期貨ETF 問世,這是一大突破,意謂台灣ETF 產品版圖已由股票、跨境股票、槓桿/ 反向,延伸到商品原物料領域,讓台灣在大中華區的ETF 產品創新戰局再下一城。
 
劉宗聖指出,隨著在台股掛牌的ETF 產品更加多元化、國際化,國內投資人就可以省去跨國交易的麻煩及高昂成本,「目前國內投資人1年複委託(下單到國外交易)成交金額達1兆以上,大型券商複委託業務量1年超過1千億,如果能夠把這些錢『台股化』,以ETF 的方式留在國內交易,對台股成交量及發展會有很大助益,這可以從日本、韓國的經驗得到驗證。」
 
以中國A 股為例, 目前在台股掛牌、直接投資中國A 股的ETF 共有3檔, 分別是FB 上證(006205)、元上證(006206)、FH 滬深(006207),投資人不必飄洋過海到中國開戶,在國內有證券戶即可投資中國股市,不僅便捷、透明、交易成本較低,也比較有保障。
 
相較於中國股市,台股顯得溫吞,但如果投資人能善用去年下半年掛牌的台灣50槓桿及反向ETF作為輔助工具,就能在台股上漲時擴大戰果,下跌時也能進行避險,整體報酬率就會顯著提升。
 
傳統ETF 仍是要角 將推人民幣計價ETF

劉宗聖認為,近幾年台股企業獲利轉佳,主管機關大力推動激勵台股方案,可望帶動台股發生質變和量變,預期台股行情仍將大有可為,因此,傳統台股ETF如台灣50,在投資人的核心資產配置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有了槓桿及反向ETF,不論市場多空,ETF 投資人都有合適的賺錢、避險工具,即便做錯方向也頂多賠掉本金,不必承受期貨交易可能被追繳保證金的風險。相較於期貨,反向ETF 提供股票族在遇到系統性風險時,一個容易執行避險的工具,因為ETF 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無須保證金帳戶或考量轉倉問題。

海峽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台灣境內人民幣存款總額已突破3千億,並積極爭取成為香港之外另一個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證交所也規畫推出人民幣計價ETF,以滿足投資人對於人民幣投資理財的需求,增加人民幣存款去化管道。
 
有了追蹤國內外主要股市的槓桿與反向ETF,加上未來發行的商品期貨、人民幣計價等多元資產ETF,台股投資人就可以在一個證券帳戶內執行多元的投資,不論是趨勢、策略或配置等需求,都有合適的工具。除了ETF, 權證也是林火燈上任後積極推動的產品。台灣權證市場去年成交值成長率全球第一,除了歸功於各券商積極造市,林火燈更是主要推手。
 
台灣權證交易大躍進  成交值年增率全球之冠

過去1、2年, 台灣證券市場成交量受到證所稅大戶條款的影響,2013年日均量只有934 億元、2014年仍然壓抑在1200億元以下,但權證交易日均量、占大盤比重都有65% 以上高成長,顯示有更多投資人接受這種以小搏大的金融工具。
 
林火燈指出,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統計,去年8月台灣權證成交值首次超越韓國,晉升至世界第6名,至去年底更上層樓,躍升為世界第5名、亞洲第2名,在亞洲排名僅次於長期高居世界第一的香港。
 
傳統權證屬於短期投資或投機、避險工具,市場價值會隨著到期日接近而流失,證交所去年首度推出投資人可長期持有的創新產品──展延型牛證,又稱「存股證」,獲得市場熱烈迴響。
 
ETF +權證  可套利或避險

去年台灣權證發行檔數高達2萬5361檔, 年增26.51%, 林火燈表示,未來券商不見得要繼續衝刺發行檔數,重點宜放在增加交易量。他強調,國內權證的報價品質越來越好,資訊揭露也更加透明、完整,投資人如果有認真做功課,擬好交易策略加以執行,實際上是可以獲利的。
 
吳裕群指出,權證牽涉財務工程,比ETF 複雜,國內有很多檔權證成交量偏低,流動性不足,因此還要再加強發行券商的造市機制、對投資人的教育宣導。洪茂蔚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劉宗聖坦言,投資權證相對不容易賺到錢,而他曾經在香港工作3年,發現香港的權證交易極為活絡,而且有許多指數型權證,某個程度可補充期貨產品的不足,台灣可以借鏡,例如把黃金ETF 和相關權證結合在一起,形成解決方案或套利、避險工具。
 
至於未來將開放權證當沖以增加交易量,吳裕群認為這對於造市券商的挑戰不小,除了有證交稅等成本問題要考量,避險的技術難度也頗高,因此,未來開放權證當沖的成效仍有待觀察。

 

理財工具推薦

    •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自動同步

    • 比官方更官方,最清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