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過一句名言:「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髮了。」如果你問保險業務員,什麼人不該買保險,大概不會有答案,因為保險業務員會想把保單賣給每一個人,而且還會想用保險解決一切的問題,想存錢的就賣你儲蓄險,想投資的就賣你投資型保單,想規劃退休的就賣你年金險和長照險…

但是如果從保障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有些人不需要再透過買保險來獲得保障,一種是60歲以上的人,一種是資產累積到超過千萬以上的人。

資產超過千萬以上的人不需要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這應該很好理解,因為這種規模的資產其實已經足以應付大多數生活中的財務風險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的保障需求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還是以自身的需求為主要的依據,尤其高資產階級可能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更為要求,所以可能沒有財務上承擔不起的風險,卻有保障的需求。

那是不是只要買下一棟千萬市值的房子,就根本不用買保險了呢?如果是自備款兩百萬,剩下的八百萬是貸款,其實資產規模只有兩百萬而已。這裡指的,是資產扣除負債之後的淨資產規模。

當資產超過千萬以上,也會多出許多的財務需求,像是節稅、資產的贈與和繼承,這些雖然不是保障的需求,但仍然是可以透過保險來規劃,但保險也只是其中一種工具而已。

60歲以上的人不應該只依賴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很多人會認為,60歲以上的人最需要保險,因為不但罹患癌症的機率大增,各種醫療支出也比年輕的時候要高出許多。

其實不管是30歲還是60歲,年齡增加之後,隨著需要醫療保障的機率越高,保費也就越高,你可能覺得60歲的時候可能醫療支出會高到擔心自己負擔不起,但是同時也會發現60歲的時候保費已經高到自己負擔不起了。

那該怎麼辦呢?其實60歲之後的保障,應該要在60歲之前就先準備好,而不是到了60歲還得透過保險提供保障,那其實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如果已經60歲了,老實說想要為老年的保障做準備,已經來不及了,能做的大概就是規劃完善的意外保障,並且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才30歲,其實是可以好好透過「差額理財」來準備好老年的保障。

可能有人會說,趁年輕的時候買好終身險,老了就不必擔心了呀!假設你30歲的時候買了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的終身醫療險,根據過去30年台灣的通膨情況,到了你60歲的時候,2000元理賠的購買力會只剩下1200元,到了你70歲的時候會只剩下740元,你真的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嗎?

更不用提醫療費用的通膨遠高於一般消費物價,醫療技術與健保的變動也相當大,過去要住院的治療現在可能不必住院了,但沒住院可能就沒有住院醫療險的保障。此外,過去的保單沒有包含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可能現在變成主流療法,而且你還必須要祈禱保險公司活得比你久。太過依賴保險,反而成為了一種財務風險。

差額理財: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並且做好投資

比較好的規劃是趁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假設30歲的時候買相同額度的定期醫療險每年保費3千元,終身醫療險每年保費3萬元,那麼就應該透過定期醫療險來提供保障,同時必須要自己將差額的2.7萬元拿來投資。

假設每年投資2.7萬元,以實質年化7%的報酬率來計算,連續30年,到了60歲的時候,就可以累積到270萬元的資產,其實就不需要太擔心醫療上會沒有保障了。自己戶頭裡的錢,永遠是最好的保險。

 

原文 【保險】不該買保險的兩種人:60歲以上、千萬資產以上 出自 台灣ETF投資學院

  1. 首頁
  2. 保險

你中了嗎?這兩種人不該買保險!

An awesome picture

巴菲特說過一句名言:「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髮了。」如果你問保險業務員,什麼人不該買保險,大概不會有答案,因為保險業務員會想把保單賣給每一個人,而且還會想用保險解決一切的問題,想存錢的就賣你儲蓄險,想投資的就賣你投資型保單,想規劃退休的就賣你年金險和長照險…

但是如果從保障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有些人不需要再透過買保險來獲得保障,一種是60歲以上的人,一種是資產累積到超過千萬以上的人。

資產超過千萬以上的人不需要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這應該很好理解,因為這種規模的資產其實已經足以應付大多數生活中的財務風險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的保障需求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還是以自身的需求為主要的依據,尤其高資產階級可能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更為要求,所以可能沒有財務上承擔不起的風險,卻有保障的需求。

那是不是只要買下一棟千萬市值的房子,就根本不用買保險了呢?如果是自備款兩百萬,剩下的八百萬是貸款,其實資產規模只有兩百萬而已。這裡指的,是資產扣除負債之後的淨資產規模。

當資產超過千萬以上,也會多出許多的財務需求,像是節稅、資產的贈與和繼承,這些雖然不是保障的需求,但仍然是可以透過保險來規劃,但保險也只是其中一種工具而已。

60歲以上的人不應該只依賴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很多人會認為,60歲以上的人最需要保險,因為不但罹患癌症的機率大增,各種醫療支出也比年輕的時候要高出許多。

其實不管是30歲還是60歲,年齡增加之後,隨著需要醫療保障的機率越高,保費也就越高,你可能覺得60歲的時候可能醫療支出會高到擔心自己負擔不起,但是同時也會發現60歲的時候保費已經高到自己負擔不起了。

那該怎麼辦呢?其實60歲之後的保障,應該要在60歲之前就先準備好,而不是到了60歲還得透過保險提供保障,那其實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如果已經60歲了,老實說想要為老年的保障做準備,已經來不及了,能做的大概就是規劃完善的意外保障,並且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才30歲,其實是可以好好透過「差額理財」來準備好老年的保障。

可能有人會說,趁年輕的時候買好終身險,老了就不必擔心了呀!假設你30歲的時候買了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的終身醫療險,根據過去30年台灣的通膨情況,到了你60歲的時候,2000元理賠的購買力會只剩下1200元,到了你70歲的時候會只剩下740元,你真的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嗎?

更不用提醫療費用的通膨遠高於一般消費物價,醫療技術與健保的變動也相當大,過去要住院的治療現在可能不必住院了,但沒住院可能就沒有住院醫療險的保障。此外,過去的保單沒有包含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可能現在變成主流療法,而且你還必須要祈禱保險公司活得比你久。太過依賴保險,反而成為了一種財務風險。

差額理財: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並且做好投資

比較好的規劃是趁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假設30歲的時候買相同額度的定期醫療險每年保費3千元,終身醫療險每年保費3萬元,那麼就應該透過定期醫療險來提供保障,同時必須要自己將差額的2.7萬元拿來投資。

假設每年投資2.7萬元,以實質年化7%的報酬率來計算,連續30年,到了60歲的時候,就可以累積到270萬元的資產,其實就不需要太擔心醫療上會沒有保障了。自己戶頭裡的錢,永遠是最好的保險。

 

原文 【保險】不該買保險的兩種人:60歲以上、千萬資產以上 出自 台灣ETF投資學院

理財工具推薦

    • 時下最夯最好用的階梯式存錢法

    • 一年輕鬆存出$68,900

    • 每週準時提醒,存錢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