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是國內最古老的銀行,已經走過122年歷史,過去一直矇著神祕面紗,少有人注意它的營運及狀況,直到最近突然躍登媒體版面,而且負面報導頻傳,才開始受到矚目。

其實,台銀會受到注意,還是歸因於行政院最近大幅度調整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人事,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銀金控多位高階主管受到拔擢,包括台銀副經理謝娟娟接任土銀總經理,台灣金控副總經理蔡麗雪接任一銀總經理,台銀副總經理黃瑞沐接任彰銀總經理。

台銀這次一口氣有三位高階主管,榮陞公營行庫首長,成為最大贏家。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人事命令發布後公開表示,希望這次獲得拔擢的高層主管,能夠發揮「鯰魚效應」,帶動公股行庫的發展。

蘇貞昌的談話,引起金融界的好奇,台灣銀行最近究竟有什麼傑出的表現,會讓蘇貞昌有這麼高的期望。

翻開台灣銀行這幾年的營運績效,似乎讓人看不出來它有那麼多的傑出表現,讓人期待它能發揮鯰魚效應,翻轉公股行庫的營運表現。台銀現有169間分行、8家海外分行,資本額962億2千餘萬元,資本公積高達800餘億元,保留盈餘亦達830餘億元。

雖然它的資本公積、保留盈餘數字那麼龐大,投資人卻不必羨慕,因為長期以來配息少得可憐,例如2017年才配息0.06元、2016年配息0.05元,如果它是上市櫃公司,大概很少人願意投資它。

再說到台銀的EPS,也無可觀之處,2018年是1.09元、2017年1.1元、2016年1.86元、2015年0.83元、2014年0.86元、2013年0.78元。

獲利少、配息更少,歷經1百多個年頭,才累積出這些資本公積及保留盈餘。台銀近5年來的資產報酬率,大概多在0.2%游走,權益報酬率在3.4%至3.6%之間,員工平均獲利金額在120萬至200萬元之間。同期上海銀員工平均獲利金額是620萬元、兆豐銀是431萬元、京城銀是367萬元。

年邁的台銀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股價一定很不好看,也會被投資人駡慘了。更糟糕的是,台銀最近踩到大同丶華映的地雷,逼得經理部門不得不提列103億元的備抵呆帳,造成金融界的轟動,一般認為,它的壞帳嚴重,才會被逼得不得不採此下策。

台銀獨立董事陳錦稷公開質疑公司提列備抵呆帳的合理性,並批評台銀內控、內稽失靈,總稽核2年換5人,大家忙於升官,卻怠忽職守,放任呆帳爆增,營運績效不彰,而且還接連發生行員跟單的醜聞,讓台銀蒙羞。

一位台銀分行經理最近慨嘆,在台銀是經理管不動副理,副理管不動襄理,襄理管不動科長,一灘死水。難怪員工平均獲利會低到如此不行。

他直言,金融環境變化快速,台銀卻始終如一,只會賺公營事業的存放款利差,至於消費金融丶海外市場丶金融科技丶數位金融,幾乎全部瞠乎其後,以不變應萬變,難怪經營績效如此不堪。

令人奇怪的是,蘇貞昌還期待台銀這些升官的高階主管能成為「鯰魚」,恐怕是緣木求魚,或許他更應該到成功的民營銀行找來幹練的金融幹才,到台銀當鯰魚,好好擦拭一下台銀這塊蒙䴤的老招牌,不要再這様老化丶老大,終致被時代的洪流給淹沒了。

  1. 首頁
  2. 股市

台銀需要幹練的「鯰魚」

An awesome picture

台灣銀行是國內最古老的銀行,已經走過122年歷史,過去一直矇著神祕面紗,少有人注意它的營運及狀況,直到最近突然躍登媒體版面,而且負面報導頻傳,才開始受到矚目。

其實,台銀會受到注意,還是歸因於行政院最近大幅度調整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人事,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銀金控多位高階主管受到拔擢,包括台銀副經理謝娟娟接任土銀總經理,台灣金控副總經理蔡麗雪接任一銀總經理,台銀副總經理黃瑞沐接任彰銀總經理。

台銀這次一口氣有三位高階主管,榮陞公營行庫首長,成為最大贏家。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人事命令發布後公開表示,希望這次獲得拔擢的高層主管,能夠發揮「鯰魚效應」,帶動公股行庫的發展。

蘇貞昌的談話,引起金融界的好奇,台灣銀行最近究竟有什麼傑出的表現,會讓蘇貞昌有這麼高的期望。

翻開台灣銀行這幾年的營運績效,似乎讓人看不出來它有那麼多的傑出表現,讓人期待它能發揮鯰魚效應,翻轉公股行庫的營運表現。台銀現有169間分行、8家海外分行,資本額962億2千餘萬元,資本公積高達800餘億元,保留盈餘亦達830餘億元。

雖然它的資本公積、保留盈餘數字那麼龐大,投資人卻不必羨慕,因為長期以來配息少得可憐,例如2017年才配息0.06元、2016年配息0.05元,如果它是上市櫃公司,大概很少人願意投資它。

再說到台銀的EPS,也無可觀之處,2018年是1.09元、2017年1.1元、2016年1.86元、2015年0.83元、2014年0.86元、2013年0.78元。

獲利少、配息更少,歷經1百多個年頭,才累積出這些資本公積及保留盈餘。台銀近5年來的資產報酬率,大概多在0.2%游走,權益報酬率在3.4%至3.6%之間,員工平均獲利金額在120萬至200萬元之間。同期上海銀員工平均獲利金額是620萬元、兆豐銀是431萬元、京城銀是367萬元。

年邁的台銀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股價一定很不好看,也會被投資人駡慘了。更糟糕的是,台銀最近踩到大同丶華映的地雷,逼得經理部門不得不提列103億元的備抵呆帳,造成金融界的轟動,一般認為,它的壞帳嚴重,才會被逼得不得不採此下策。

台銀獨立董事陳錦稷公開質疑公司提列備抵呆帳的合理性,並批評台銀內控、內稽失靈,總稽核2年換5人,大家忙於升官,卻怠忽職守,放任呆帳爆增,營運績效不彰,而且還接連發生行員跟單的醜聞,讓台銀蒙羞。

一位台銀分行經理最近慨嘆,在台銀是經理管不動副理,副理管不動襄理,襄理管不動科長,一灘死水。難怪員工平均獲利會低到如此不行。

他直言,金融環境變化快速,台銀卻始終如一,只會賺公營事業的存放款利差,至於消費金融丶海外市場丶金融科技丶數位金融,幾乎全部瞠乎其後,以不變應萬變,難怪經營績效如此不堪。

令人奇怪的是,蘇貞昌還期待台銀這些升官的高階主管能成為「鯰魚」,恐怕是緣木求魚,或許他更應該到成功的民營銀行找來幹練的金融幹才,到台銀當鯰魚,好好擦拭一下台銀這塊蒙䴤的老招牌,不要再這様老化丶老大,終致被時代的洪流給淹沒了。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