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應該買幾檔才算恰當呢?有「亞洲股市教父」之稱的胡立陽曾在書中說:6支股票恰恰好。因為6檔股票,可以分成2組或是3組不同的產業類別,或是不同的股本大小類別,幫投資人打造出「投資組合」。初入門時通常資金不多,可以把6檔減少為3至4檔,但即使資金充足,也盡量不要超過6檔。
 
不管是用6檔股票,還是3至4檔股票來做投資組合,都要兼顧3個面向。第1個面向是「產業別」和「產品別」,第2個面向是「股本大小」,第3個面向是「成長股」或「穩健股」。
 
注意「產業別」的組合
 
台灣股市中的電子股超過700家,占了總體掛牌家數一半以上,因此投資市場常會區分成「電子」和「非電子」兩大塊,非電子這一大塊,又可以再區分成傳統產業和金融業。投資人可以把資金平均分配在電子和非電子中,但這裡要再多做一個功課,就是不論買電子股或非電子股(傳統產業、金融、生技股等等),都不要只買同一種產品。
 
舉例來說,電子股中可以細分成數十種產業,每個產業中又有不同的產品類別,像是半導體產業中有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等等,或是面板產業中有一般面板、觸控面板、背光模組、導光板等等。非電子股也一樣,例如鋼鐵產業裡會有做鋼板、螺絲、鋼線、剪裁等等。不要買在同一種產品類別上,甚至盡量不要買在同一個產業上,才具有分散效果。
 
注意「股本大小」的組合
 
股本又稱資本額,代表一家公司發行了多少股票,通常股本越大,波動度會較小;股本越小,也越容易波動。即使是兩家同樣每年獲利都很穩定的公司,但股本大的,還是會比股本小的波動度低,因為股本大,就需要更大的資金才能影響股價;股本小,有時只要有一個大買家想買進,就可能影響走勢。
 
所以要記得檢查一下自己的持股,是否有平均分配在不同大小的股本上(通常我們稱股本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叫大型股,50億至100億元的為中型股,50億元以下為小型股)。當然,這也要搭配投資人自己不同的投資屬性,希望積極一點、願意承擔高一點風險的,小型股可以多配置一些,但如果希望保守一點、風險低一點,那中大型股就要多配置一些。
 
注意「成長股」和「穩健股」的組合
 
股本其實已經和成長或穩健有關,因為股本大,通常也表示不太可能再高速成長,就像已經定型的成人不易再長高,但如果是小股本的企業,也通常較具有高成長的機會。
 
但是,只靠股本區分並不夠周全,還是要更進一步了解公司每年的營收、獲利成長幅度,以及個股的新聞,以確認這是一檔穩健型的個股,還是成長型的個股?通常市場會普遍定義,每年的營收和獲利能夠成長20%以上,可視為成長股;成長10%至15%,稱為穩健股;如果毫無成長,但獲利和配發股息很穩定,也可以視為一種保守的績優定存股。
 
搭配看新聞,則是要確認企業營收獲利的進度,以及是否有新的變化。因為成長股通常股價會漲得比較快,但如果停止成長,通常會伴隨一波賣壓;反之,當穩健股或保守股突然有了新契機,即將變成成長股,股價也會有一波亮麗的漲幅,所以保持關心自己持股的變化,是永遠不變的課題。



延伸閱讀
股票要買幾檔最恰當?
資產配置該怎麼做 100萬元夠不夠?
30歲開始存千萬 牢記「股6債4」
 

  1. 首頁
  2. 股市

完美的投資組合要兼顧3個面向

An awesome picture

股票應該買幾檔才算恰當呢?有「亞洲股市教父」之稱的胡立陽曾在書中說:6支股票恰恰好。因為6檔股票,可以分成2組或是3組不同的產業類別,或是不同的股本大小類別,幫投資人打造出「投資組合」。初入門時通常資金不多,可以把6檔減少為3至4檔,但即使資金充足,也盡量不要超過6檔。
 
不管是用6檔股票,還是3至4檔股票來做投資組合,都要兼顧3個面向。第1個面向是「產業別」和「產品別」,第2個面向是「股本大小」,第3個面向是「成長股」或「穩健股」。
 
注意「產業別」的組合
 
台灣股市中的電子股超過700家,占了總體掛牌家數一半以上,因此投資市場常會區分成「電子」和「非電子」兩大塊,非電子這一大塊,又可以再區分成傳統產業和金融業。投資人可以把資金平均分配在電子和非電子中,但這裡要再多做一個功課,就是不論買電子股或非電子股(傳統產業、金融、生技股等等),都不要只買同一種產品。
 
舉例來說,電子股中可以細分成數十種產業,每個產業中又有不同的產品類別,像是半導體產業中有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等等,或是面板產業中有一般面板、觸控面板、背光模組、導光板等等。非電子股也一樣,例如鋼鐵產業裡會有做鋼板、螺絲、鋼線、剪裁等等。不要買在同一種產品類別上,甚至盡量不要買在同一個產業上,才具有分散效果。
 
注意「股本大小」的組合
 
股本又稱資本額,代表一家公司發行了多少股票,通常股本越大,波動度會較小;股本越小,也越容易波動。即使是兩家同樣每年獲利都很穩定的公司,但股本大的,還是會比股本小的波動度低,因為股本大,就需要更大的資金才能影響股價;股本小,有時只要有一個大買家想買進,就可能影響走勢。
 
所以要記得檢查一下自己的持股,是否有平均分配在不同大小的股本上(通常我們稱股本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叫大型股,50億至100億元的為中型股,50億元以下為小型股)。當然,這也要搭配投資人自己不同的投資屬性,希望積極一點、願意承擔高一點風險的,小型股可以多配置一些,但如果希望保守一點、風險低一點,那中大型股就要多配置一些。
 
注意「成長股」和「穩健股」的組合
 
股本其實已經和成長或穩健有關,因為股本大,通常也表示不太可能再高速成長,就像已經定型的成人不易再長高,但如果是小股本的企業,也通常較具有高成長的機會。
 
但是,只靠股本區分並不夠周全,還是要更進一步了解公司每年的營收、獲利成長幅度,以及個股的新聞,以確認這是一檔穩健型的個股,還是成長型的個股?通常市場會普遍定義,每年的營收和獲利能夠成長20%以上,可視為成長股;成長10%至15%,稱為穩健股;如果毫無成長,但獲利和配發股息很穩定,也可以視為一種保守的績優定存股。
 
搭配看新聞,則是要確認企業營收獲利的進度,以及是否有新的變化。因為成長股通常股價會漲得比較快,但如果停止成長,通常會伴隨一波賣壓;反之,當穩健股或保守股突然有了新契機,即將變成成長股,股價也會有一波亮麗的漲幅,所以保持關心自己持股的變化,是永遠不變的課題。



延伸閱讀
股票要買幾檔最恰當?
資產配置該怎麼做 100萬元夠不夠?
30歲開始存千萬 牢記「股6債4」
 

理財工具推薦

    •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自動同步

    • 比官方更官方,最清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