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新手在了解債券的基本常識之後,就要來擬定個人的投資策略。除了最單純的買進後持有至到期日,還有債券梯投資法、主動投資法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呢?

 

上一期(《Money錢》2021年4月號)提到,購買債券的行為本身就是側重風險控管多於追求利潤,因此比起單壓某家企業債券,以分散投資或債券梯等策略來投資債券市場,是相對合適的做法。但究竟該選擇哪種策略,還是要看債券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期就來聊聊幾種常見的債券投資策略。

投資債券最簡單也最不須耗費時間研究的做法,無非就是「買進後持有至到期(Buy and Hold)」,這種方式適合保守與沒有時間研究標的的投資人,包括追求傳統債券利益,但無意謀求因為利率或經濟變化產生價格差異的人。這類投資人只要做好分散投資標的,在最初買進債券時就已經確定直到債券到期為止,未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報酬。

這種策略的缺點除了債券到期後產生的再投資風險外,也存在投資過程中資金不易動用的困擾,還有一個可能性極低的風險,就是利率單邊持續上升(即只升不降)長達幾十年,這將使你的本金與利息受到通貨膨脹的侵蝕。

 

買進債券指數ETF
追求接近市場的平均報酬

另外有一批投資人尋求上述策略的改良,以「買進債券指數ETF」來追求近似債券指數走勢的績效。這樣的做法甚至比「買進後持有至到期」更輕鬆地省去企業標的的選擇,只要依據市場或信用評等來挑選適合標的,甚至可以直接買下整個市場的債券指數ETF。

在這樣的被動式債券投資策略中,ETF經理人會根據相應的指數變化調整投資組合,通常不會主動、自行決定買進或賣出債券,所以投資人就可以獲取接近市場的平均報酬。換個方式說,即報酬會浮動,而非如買進持有至到期的策略是固定的。此外,為了避免債市的長期空頭,採分批買進策略會比較合適。

早期債券指數ETF還不是那麼盛行的時候,也有投資人以「投資債券基金」做為策略,追求特定區域、特定主題或特定信評的標的,企圖獲取比市場更高的績效。該策略的特色在於基金經理人可能主動買進與賣出債券,而產生除了債息以外,額外的價差損益,整體的波動較大,且收取的手續費高於買進債券指數ETF,與直接在國際券商購買債券。

 

3種債券梯投資策略
能降低風險獲得穩定報酬

如果你是習慣於安排自己投資組合的投資人,能從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對於市場與企業經營的分析也有興趣,那麼「債券梯投資策略」可能會是你喜歡的方式。

債券梯投資策略的做法是將投資組合中的債券平均分配於不同到期日的債券中,通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債券到期,隨著債券逐筆到期,將所收回的資金再行投資,就可以維持不同債券年期的階梯式結構。

這樣做可以規避掉部分因為市場利率變化而產生的投資風險,獲取相對平穩的回報,也能產生「債息加本金」的現金流,讓你可以應付投資與生活的雙重需求,提高變現性。這種投資策略,在市場上也有幾種不同做法:

 

做法1 階梯型投資法:

目前較多債券投資人採用,也就是將債券分幾個不同到期日買進,到期之後再重複買入。例如開始時分別買入未來1到5年期的債券,待隔年1年期債券到期後,再用該筆資金買入5年後到期的債券,以此循環。

 

做法2 目標到期投資法:

根據自己的生命投資週期,設定一個最終到期年限,做法是將資金分成3份,依照自己能承擔的波動調整比例,分別購入長期債券、中期債券與短期債券。在債券到期之後重複購入相同年期的債券,直到最後設定的年限到達以後離開投資市場。

例如40歲開始投資,設定80歲離場,那麼就可以買入20年到期的長期債、10年到期的中期債與3年到期的短期債,在各自到期後再重複買入,我就是採取這個做法。

 

做法3 槓鈴式投資法:

同時購買短期與長期公司債,升息時可由到期日短的公司債減少價格波動,降息時可由到期日長的公司債提供足夠的報酬率。

 

善用主動投資策略
賺取超越市場的報酬

上面這幾種做法都是基於對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不做預測的投資策略,我認為90%以上的投資人適用這些策略,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擇一操作。對於專業投資人來說,既然市場存在波動,代表有價格利潤,當然也就存在所謂的「主動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目標在超越債券指數的報酬,試圖預測利率方向來最大化投資債券的收益,同時賺取債息與資本增值。

在主動投資策略裡,投資人需要透過各種方式來實現資本增值最大化,例如買進遭低估的債券,在到期前於價格上漲後賣出,以實現利潤。一般可以從3個面向著手來做出決策:

 

面向1 企業經營基本分析:

企業藉由經營改善,可以獲得更好的信用額度與融資利率,當殖利率獲得市場認同往下調整,也就表示債券價格會獲得一定程度的上升。

 

面向2 總經分析:

了解總體經濟的狀況可以找出較具成長動力的市場與國家,若市場財務狀況趨好,債券價格也可以獲得推升。此外,總經也會影響市場利率,一般而言經濟轉壞,市場容易降息,反之則容易升息,而債券跟基準利率的利差就是造成債券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

 

面向3 產業趨勢:

根據個別的產業前景與景氣循環,投資人可以隨著輪動造成的價差來進行買賣。此外,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存續期管理,在預期升(降)息時縮短(延長)投資組合的存續期。又或者是在投資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信評較低,但票息較高的債券來增加債息收入。

所有相對平衡風險的債券投資策略都有幾個共通的前提:分散產業、分散企業、分散標的、分散債券到期日。對於債券在投資組合的角色,我認為主要是平衡其他商品的風險,然後才是考慮來自債券的報酬,當然如果你的投資組合絕大多數都是債券時,配置小部分高票息的高收益債來增加收益,也是可行的做法。

我時刻提醒大家先想風險再想利潤,並非要大家投資時規避所有風險,而是認識風險之後管理風險。

 

加入Money錢Line好友,理財知識跟著走!https://bit.ly/2SOcEY6

看更多>>2021年5月號《Money錢》

  1. 首頁
  2. 股市

債券投資3策略,90%投資人都適用!買進遭低估債券,從3面向著手!

An awesome picture

債券投資新手在了解債券的基本常識之後,就要來擬定個人的投資策略。除了最單純的買進後持有至到期日,還有債券梯投資法、主動投資法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呢?

 

上一期(《Money錢》2021年4月號)提到,購買債券的行為本身就是側重風險控管多於追求利潤,因此比起單壓某家企業債券,以分散投資或債券梯等策略來投資債券市場,是相對合適的做法。但究竟該選擇哪種策略,還是要看債券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期就來聊聊幾種常見的債券投資策略。

投資債券最簡單也最不須耗費時間研究的做法,無非就是「買進後持有至到期(Buy and Hold)」,這種方式適合保守與沒有時間研究標的的投資人,包括追求傳統債券利益,但無意謀求因為利率或經濟變化產生價格差異的人。這類投資人只要做好分散投資標的,在最初買進債券時就已經確定直到債券到期為止,未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報酬。

這種策略的缺點除了債券到期後產生的再投資風險外,也存在投資過程中資金不易動用的困擾,還有一個可能性極低的風險,就是利率單邊持續上升(即只升不降)長達幾十年,這將使你的本金與利息受到通貨膨脹的侵蝕。

 

買進債券指數ETF
追求接近市場的平均報酬

另外有一批投資人尋求上述策略的改良,以「買進債券指數ETF」來追求近似債券指數走勢的績效。這樣的做法甚至比「買進後持有至到期」更輕鬆地省去企業標的的選擇,只要依據市場或信用評等來挑選適合標的,甚至可以直接買下整個市場的債券指數ETF。

在這樣的被動式債券投資策略中,ETF經理人會根據相應的指數變化調整投資組合,通常不會主動、自行決定買進或賣出債券,所以投資人就可以獲取接近市場的平均報酬。換個方式說,即報酬會浮動,而非如買進持有至到期的策略是固定的。此外,為了避免債市的長期空頭,採分批買進策略會比較合適。

早期債券指數ETF還不是那麼盛行的時候,也有投資人以「投資債券基金」做為策略,追求特定區域、特定主題或特定信評的標的,企圖獲取比市場更高的績效。該策略的特色在於基金經理人可能主動買進與賣出債券,而產生除了債息以外,額外的價差損益,整體的波動較大,且收取的手續費高於買進債券指數ETF,與直接在國際券商購買債券。

 

3種債券梯投資策略
能降低風險獲得穩定報酬

如果你是習慣於安排自己投資組合的投資人,能從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對於市場與企業經營的分析也有興趣,那麼「債券梯投資策略」可能會是你喜歡的方式。

債券梯投資策略的做法是將投資組合中的債券平均分配於不同到期日的債券中,通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債券到期,隨著債券逐筆到期,將所收回的資金再行投資,就可以維持不同債券年期的階梯式結構。

這樣做可以規避掉部分因為市場利率變化而產生的投資風險,獲取相對平穩的回報,也能產生「債息加本金」的現金流,讓你可以應付投資與生活的雙重需求,提高變現性。這種投資策略,在市場上也有幾種不同做法:

 

做法1 階梯型投資法:

目前較多債券投資人採用,也就是將債券分幾個不同到期日買進,到期之後再重複買入。例如開始時分別買入未來1到5年期的債券,待隔年1年期債券到期後,再用該筆資金買入5年後到期的債券,以此循環。

 

做法2 目標到期投資法:

根據自己的生命投資週期,設定一個最終到期年限,做法是將資金分成3份,依照自己能承擔的波動調整比例,分別購入長期債券、中期債券與短期債券。在債券到期之後重複購入相同年期的債券,直到最後設定的年限到達以後離開投資市場。

例如40歲開始投資,設定80歲離場,那麼就可以買入20年到期的長期債、10年到期的中期債與3年到期的短期債,在各自到期後再重複買入,我就是採取這個做法。

 

做法3 槓鈴式投資法:

同時購買短期與長期公司債,升息時可由到期日短的公司債減少價格波動,降息時可由到期日長的公司債提供足夠的報酬率。

 

善用主動投資策略
賺取超越市場的報酬

上面這幾種做法都是基於對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不做預測的投資策略,我認為90%以上的投資人適用這些策略,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擇一操作。對於專業投資人來說,既然市場存在波動,代表有價格利潤,當然也就存在所謂的「主動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目標在超越債券指數的報酬,試圖預測利率方向來最大化投資債券的收益,同時賺取債息與資本增值。

在主動投資策略裡,投資人需要透過各種方式來實現資本增值最大化,例如買進遭低估的債券,在到期前於價格上漲後賣出,以實現利潤。一般可以從3個面向著手來做出決策:

 

面向1 企業經營基本分析:

企業藉由經營改善,可以獲得更好的信用額度與融資利率,當殖利率獲得市場認同往下調整,也就表示債券價格會獲得一定程度的上升。

 

面向2 總經分析:

了解總體經濟的狀況可以找出較具成長動力的市場與國家,若市場財務狀況趨好,債券價格也可以獲得推升。此外,總經也會影響市場利率,一般而言經濟轉壞,市場容易降息,反之則容易升息,而債券跟基準利率的利差就是造成債券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

 

面向3 產業趨勢:

根據個別的產業前景與景氣循環,投資人可以隨著輪動造成的價差來進行買賣。此外,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存續期管理,在預期升(降)息時縮短(延長)投資組合的存續期。又或者是在投資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信評較低,但票息較高的債券來增加債息收入。

所有相對平衡風險的債券投資策略都有幾個共通的前提:分散產業、分散企業、分散標的、分散債券到期日。對於債券在投資組合的角色,我認為主要是平衡其他商品的風險,然後才是考慮來自債券的報酬,當然如果你的投資組合絕大多數都是債券時,配置小部分高票息的高收益債來增加收益,也是可行的做法。

我時刻提醒大家先想風險再想利潤,並非要大家投資時規避所有風險,而是認識風險之後管理風險。

 

加入Money錢Line好友,理財知識跟著走!https://bit.ly/2SOcEY6

看更多>>2021年5月號《Money錢》

理財工具推薦

    •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自動同步

    • 比官方更官方,最清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