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來,每當美國遭遇重大經濟危機的時候,聯準會就會啟動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維持經濟的發展。2020年病毒疫情引發史詩級別的經濟危機,3月份美聯儲緊急降息、並快速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確實發揮了成效,讓美國暫時渡過「活久見」的「失業率快速竄高」以及「企業流動性緊缺」的緊急危機。然而,此次美國為因應疫情而以直升機撒錢,是否會造成惡性通脹的副作用,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課題。

直升機撒錢的副作用-惡性通脹

直升機撒錢,簡單來說就是各國央行直接為政府預算進行融資,融資方法就是央行打開印鈔機然後將鈔票提供給政府。歷史上有許多國家曾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的問題,但一旦該國政府習慣於用印鈔來解決財政困難,那麼該國貨幣的信用度將會受到質疑,進而引發惡性通膨的風險。當惡性通膨失控竄升時,將會削弱個人財富的價值,同時債券價格也將重挫,連帶也會牽連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而持有大量政府債券的金融業。

有越來越多專業機構警示美元有走弱的風險

面對二次疫情的威脅,美國有可能會再次擴大舉債,祭出財政支持方案,因此市場對於美元可能會貶值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其背後的邏輯主要是考量: (1). 應對新冠疫情時,美國重啟經濟過早,使得染疫人數持續增加,許多州被迫再次封城,經濟活動再次停滯,失業率恐將繼續攀升; (2). 為透過大規模刺激計畫來支撐經濟,美國政府持續擴大借支,6月的預算赤字,已暴增至8640億美元,美元利率估計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接近零」的水準; (3). 歐元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加,歐洲經濟雖受疫情重創,但歐盟各國已就7500億歐元紓困振興方案一事達成協議,代表著歐元區「財政政策的協調性」已進一步得到強化。

在大量印鈔救市的背景下,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質疑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表示,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面臨考驗,美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及其管理國債和財政赤字的經濟政策是否有效等因素,都將決定美元是否能夠通過考驗。美國必須維持美元的公信力及全球對美國的信心,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元的地位將岌岌可危。

美元可能貶值,但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難以想像

美元走弱與其他貨幣幣值的相對強度有關,但其是否走弱、或是走弱否會引發美元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則不必然相關。但美元若失去儲備貨幣地位,則代表全球金融體系運作的計價根本,將出現重大改變,這樣的風險不容輕忽。若要觀察這件事情的進展,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1.主要的貿易計價單位: 在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之前,新的共同貨幣仍有一些重要障礙需要克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全球大約85%的外匯交易是兌換美元的交易,半數以上的國際貿易也是以美元計價。目前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仍大約只有20%的占有率。於此情形下,只要美元在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不變,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就很難動搖。

2.終極的避險工具: 面對疫情,除了美國之外,歐洲、日本與英國也在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見下圖),其中日本、歐洲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多年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而美國公債的收益率仍遠較日本、歐洲公債具吸引力,這也說明了為何在危機時,美國公債仍是金融市場上的主角,是有避險需求的投資人,主要購入的標的。

currency.png

●人民幣的崛起: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近期迅速發展,中國也期待人民幣可擁有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然而,人民幣最大的障礙是匯率與交易都受到嚴格控制。在過去的美國大選中,中國經常被指控操縱人民幣的匯率,因為許多企業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人為壓低,以保護中國的出口。中國同時也限制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數量,但儲備貨幣往往以政府債券的形式被持有,而非硬通貨,種種持有國債的限制,讓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路充滿險阻。而在疫情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威脅的恐懼與日俱增,香港國安法的通過,更增加了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感,意識形態的差距,是阻礙人民幣進一步成為主要儲備貨幣的鴻溝。

結論

近期美元走弱,主要是反應疫情之後大家對於金融市場逐步回穩的觀察(risk on),也就是無須再持有過多的避險性資產(美元及美國公債)而導致。在美國快速擴張資產負債表之後,美元的地位受到質疑雖不無道理,但是美元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也是目前國際貿易的主要計價單位,短期內並沒有看到更好的替代方案,畢竟,經歷疫情之後,除了美國,其他的國家也都傷痕累累,各自有各自的問題,因此,就長期資產規畫的角度考量,美元資產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文轉載自價值淘金術,原文點此

  1. 首頁
  2. 基金

後疫情時代,美元是否會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

An awesome picture

自2008年以來,每當美國遭遇重大經濟危機的時候,聯準會就會啟動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維持經濟的發展。2020年病毒疫情引發史詩級別的經濟危機,3月份美聯儲緊急降息、並快速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確實發揮了成效,讓美國暫時渡過「活久見」的「失業率快速竄高」以及「企業流動性緊缺」的緊急危機。然而,此次美國為因應疫情而以直升機撒錢,是否會造成惡性通脹的副作用,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課題。

直升機撒錢的副作用-惡性通脹

直升機撒錢,簡單來說就是各國央行直接為政府預算進行融資,融資方法就是央行打開印鈔機然後將鈔票提供給政府。歷史上有許多國家曾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的問題,但一旦該國政府習慣於用印鈔來解決財政困難,那麼該國貨幣的信用度將會受到質疑,進而引發惡性通膨的風險。當惡性通膨失控竄升時,將會削弱個人財富的價值,同時債券價格也將重挫,連帶也會牽連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而持有大量政府債券的金融業。

有越來越多專業機構警示美元有走弱的風險

面對二次疫情的威脅,美國有可能會再次擴大舉債,祭出財政支持方案,因此市場對於美元可能會貶值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其背後的邏輯主要是考量: (1). 應對新冠疫情時,美國重啟經濟過早,使得染疫人數持續增加,許多州被迫再次封城,經濟活動再次停滯,失業率恐將繼續攀升; (2). 為透過大規模刺激計畫來支撐經濟,美國政府持續擴大借支,6月的預算赤字,已暴增至8640億美元,美元利率估計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接近零」的水準; (3). 歐元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加,歐洲經濟雖受疫情重創,但歐盟各國已就7500億歐元紓困振興方案一事達成協議,代表著歐元區「財政政策的協調性」已進一步得到強化。

在大量印鈔救市的背景下,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質疑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表示,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面臨考驗,美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及其管理國債和財政赤字的經濟政策是否有效等因素,都將決定美元是否能夠通過考驗。美國必須維持美元的公信力及全球對美國的信心,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元的地位將岌岌可危。

美元可能貶值,但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難以想像

美元走弱與其他貨幣幣值的相對強度有關,但其是否走弱、或是走弱否會引發美元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則不必然相關。但美元若失去儲備貨幣地位,則代表全球金融體系運作的計價根本,將出現重大改變,這樣的風險不容輕忽。若要觀察這件事情的進展,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1.主要的貿易計價單位: 在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之前,新的共同貨幣仍有一些重要障礙需要克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全球大約85%的外匯交易是兌換美元的交易,半數以上的國際貿易也是以美元計價。目前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仍大約只有20%的占有率。於此情形下,只要美元在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不變,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就很難動搖。

2.終極的避險工具: 面對疫情,除了美國之外,歐洲、日本與英國也在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見下圖),其中日本、歐洲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多年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而美國公債的收益率仍遠較日本、歐洲公債具吸引力,這也說明了為何在危機時,美國公債仍是金融市場上的主角,是有避險需求的投資人,主要購入的標的。

currency.png

●人民幣的崛起: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近期迅速發展,中國也期待人民幣可擁有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然而,人民幣最大的障礙是匯率與交易都受到嚴格控制。在過去的美國大選中,中國經常被指控操縱人民幣的匯率,因為許多企業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人為壓低,以保護中國的出口。中國同時也限制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數量,但儲備貨幣往往以政府債券的形式被持有,而非硬通貨,種種持有國債的限制,讓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路充滿險阻。而在疫情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威脅的恐懼與日俱增,香港國安法的通過,更增加了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感,意識形態的差距,是阻礙人民幣進一步成為主要儲備貨幣的鴻溝。

結論

近期美元走弱,主要是反應疫情之後大家對於金融市場逐步回穩的觀察(risk on),也就是無須再持有過多的避險性資產(美元及美國公債)而導致。在美國快速擴張資產負債表之後,美元的地位受到質疑雖不無道理,但是美元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也是目前國際貿易的主要計價單位,短期內並沒有看到更好的替代方案,畢竟,經歷疫情之後,除了美國,其他的國家也都傷痕累累,各自有各自的問題,因此,就長期資產規畫的角度考量,美元資產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文轉載自價值淘金術,原文點此

理財工具推薦

  • 排行榜第一記帳神器
  • 掃發票一秒自動記帳
  • 預算管理、精細報表